干工程賠錢的四大原因,有中招的嗎?
都說現在工程不好做,這里總結了干工程賠錢的四個原因,大家看是不是這樣…
了解更多將墻體、柱、梁、樓板、屋頂等在工廠預制好,裝運到工地現場,再搭成一個整體,整套程序下來節能、環保、可靠性高,這就是目前風靡建筑行業的裝配式建筑。
2020.11.19將墻體、柱、梁、樓板、屋頂等在工廠預制好,裝運到工地現場,再搭成一個整體,整套程序下來節能、環保、可靠性高,這就是目前風靡建筑行業的裝配式建筑。
近年來,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全國各地正掀起一股裝配式建筑的浪潮,紛紛出臺實施方案和質量標準,并作出硬性要求,比如多地要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以上。
裝配式建筑的技術目前已經發展到什么程度?覆蓋率如何?在發展中遇到什么挑戰?11月5日-11月7日,《華夏時報》記者深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并采訪了美好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好置業”)多位高管,一探究竟。
裝配式建筑優勢大
“我國的建筑業目前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現場施工模式,主要采用濕作業和手工作業方式,產品粗糙,精度低。房屋建造周期冗長,效率低下,傳統建造方式亟待升級。”美好置業總裁、美好房屋智造集團董事長何飛向記者介紹道,傳統建筑業耗能高、排放大,環境污染嚴重,工地臟、亂、差。粗放式管理,鋼材、水泥、模板等材料浪費嚴重,成本高企。
與傳統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三大優勢:一是節能、環保、節材;二是品質好、工期短;三是全壽命期成本低,后期方便維護,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廣泛鋪開。
今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立以標準部品為基礎的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生產體系。
但裝配式建筑成本較高,且有一些技術難題。美好置業是國內較早涉及裝配式業務的企業之一,在長期的實踐中,已經摸索出一條成本、時間、質量三者平衡的模式。美好房屋智造集團總結構師、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技術研究院院長季征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14年開始,我們使用實心剪力墻體系,這個體系現在依然很流行,但有缺點,一是自身比較重、二是在連接方面不夠嚴密,容易造成漏水等情況,想要在質量上達標就要要付出較高的成本。現在我們使用的是從德國引進的體系,它的優勢是抗震性能特別好,防水、隔音、防火、隔熱等性能也特別好,根本上是一種綠色的建材,形成十分安全、耐久的結構體系。”
季征宇說的就是裝配式混凝土疊合剪力墻技術體系,這是美好房屋智造在本次住博會上重點展示的科技成果。據了解,該體系由兩層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組成,通過桁架或連接件連接成具有中間空腔的墻板構件,經現場安裝后澆筑混凝土填充中間空腔形成的混凝土墻板。不僅可以一體設計、多樣批量,還能全自動化、便捷容錯,能夠保障施工項目高質量、低成本、快速度地進行。
將智能化引入建筑業
本次住博會上,美好置業還展示了裝配式建筑的智能制造模式。據何飛介紹,美好置業已搭建起以BIM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云管理平臺,該平臺覆蓋從設計、成本管控、供應鏈管理到生產制造、項目建設全流程,通過信息實時共享提升各流程透明度,實現精益化生產、施工,保證精準化采購及更優化倉儲。
“我們從設計開始就用到BIM技術,然后直接傳遞到工廠生產,然后再根據這個BIM技術直接跟蹤到工地上,所有的流程在我們總部的控制中心系統里都能看到,就像送快遞一樣,這個快遞還有多遠到達,我們用手機都可以知道。”季征宇說道。
展會現場,按比例制作的美好房屋智造生產基地沙盤在展臺真實呈現,觀眾可立體、直觀感受其房屋智造工廠,也可深入了解數字化驅動PC構件的設計、生產、運輸、施工全流程。
據悉,目前美好房屋智造已在全國布局13大生產基地,輻射周邊100-200KM范圍內的城市,生產的PC構件精度可達2mm,實現生產線人員減少50%,生產效率提升5倍,單廠PC構件設計年產能可達30萬立方米,可裝配住宅400萬平方米以上。
工程各環節有待融合
不過,裝配式建筑要成為建筑業主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何飛表示,“裝配式建筑的優勢特點并未充分發揮,用戶市場對裝配式的產品缺乏了解,開發商對裝配式建筑體系的優勢尚處于認知階段。目前裝配式建筑項目主要采用的是灌漿套筒體系,基于其既有的施工安裝困難、成本高、工期長等問題,這也影響了疊合剪力墻技術體系的應用,市場推廣難度大。”
他建議,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明確混凝土疊合剪力墻技術體系的特點、優勢、發展方向等,通過示范項目、產品認證、等級評價、定向推介活動等予以推廣。
另外,房屋建造環節多,比較碎片化,裝配式建筑可能涉及多個環節,但又難以實現統一。季征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我們非常樂意把我們的技術與大家進行共享,但我們希望共享的不是碎片化、零散的,而是整體的。”
對此何飛表示,“應該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促進設計、生產、施工深度融合。引導骨干企業提高項目管理、技術創新和資源配置能力,培育具有綜合管理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落實工程總承包單位的主體責任,保障工程總承包單位的合法權益。推動全產業鏈協同。引導建設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單位以建筑最終產品和綜合效益為目標,推進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享、系統集成和聯動發展。
都說現在工程不好做,這里總結了干工程賠錢的四個原因,大家看是不是這樣…
了解更多做工程如何才能做的穩定和持久?以下是一位從事園建綠化的工程老板親身經歷講述:自2004年起他的項目一直都是圍繞著房地產展...
了解更多半拉子工程,也就是俗稱的“爛尾工程”,是指工程進行到一半或者多半,因發包方,或承包方,或第三方等各種因素,導致長時間停工...
了解更多下文是更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整理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后中的常用專業術語,供大家參考。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