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安徽,瀕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中部崛起戰略疊加區域。“十三五”以來,安徽GDP增速和用電增速持續領跑長三角,國網安徽電力立足區位優勢,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推動安徽電網跨越升級,用能源互聯網聯結千家萬戶,為江淮大地展翅翱翔提供堅強...
2020.12.25安徽,瀕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經濟帶,內擁長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區經濟輻射,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和中部崛起戰略疊加區域。“十三五”以來,安徽GDP增速和用電增速持續領跑長三角,國網安徽電力立足區位優勢,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機遇,推動安徽電網跨越升級,用能源互聯網聯結千家萬戶,為江淮大地展翅翱翔提供堅強保障。
打造能源互聯網樞紐,服務戰略賦能美好安徽
10月12日,±1100千伏古泉換流站在投運一周年之際,迎來了年度檢修。通過集中檢修,確保來自3000千米外的新疆豐富電能源源不斷送達安徽直抵華東。
古泉換流站位于安徽宣城,投運以來,該站已累計向華東地區輸送電量超過50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消耗1600萬噸標準煤,可減排二氧化碳4320萬噸、氮氧化物11.84萬噸,助力華東地區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成效顯著。
在距離古泉站一百多公里外的池州市青陽墩上鎮,一條條輸電線路在這里匯聚,這是九華密集輸電通道所在地,通道最窄處僅為273米,匯聚了7條超特高壓線路,合計輸送功率3060萬千瓦,約占華東地區2019年更大負荷的近10%。像池州這樣的密集輸電通道,安徽境內還有5處,總計463公里,位居國網第一,由安徽電力運維的特高壓交直流線路2996公里,位居華東第一、國網第二。
“十三五”以來,安徽以全國和華東骨干電網整體框架為基礎,確立了“送受并舉,南北互濟”的電網發展策略,先后建成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安徽段)、±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工程,形成“兩交一直”特高壓格局,一舉將安徽打造成了“樞紐型、綜合型”的“能源互聯網”重要節點。可靠的電力供應,有力保障了安徽省經濟快速發展,2019年全省生產總值達37114億元,比上年增長7.5%,躍居全國第11位。
強大的供電網絡,也有力推動了安徽各項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今年10月28日,小廟至南崗110千伏新建線路驗收工作順利完成,該項目是合安高鐵南崗牽引站配套供電工程之一,11月初正式送電,安徽全域邁入高鐵時代,成為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
“十三五”期間,國網安徽電力累計安排鐵路牽引站供電工程14項,涉及資金10.78億元,積極服務合肥至南京等高速鐵路建設,進一步提升安徽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并推進京東方220千伏輸變電、長鑫集成電路220千伏輸變電等重要工程的落地實施,助力合肥“芯屏器合”工業升級戰略的落地。
建設長三角綠色發展樣板區,推動能源革命升級
今年10月9日,華潤濉溪孫疃風電場50兆瓦風機 10兆瓦儲能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華東地區“風電 儲能”一體化項目并網運行。
自2018年末以來,由安徽而起的風光儲浪潮,引爆了冰封已久的儲能市場,并席卷全國。截至目前,全國大約有10個省份對新建風電和光伏項目都有加裝儲能的要求,“安徽模式”開啟了風光儲新的紀年、
“十三五”期間,安徽新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加,裝機占比持續攀升,新增風電、光伏裝機分別達222和1170萬千瓦。其中光伏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五位,2020年新能源更大出力占負荷比重48.2%,居華東電網首位,新能源電力實現全額消納,零棄風棄光。
在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區的道路上,國網安徽電力一手抓電源側新能源發展,一手抓用戶側電能替代。
2020年10月,蕪湖市建成一批“綠色港口”,全部26個大型貨運碼頭實現了港口岸電“全覆蓋”,累計建成低壓岸電設施91套,如后期滿負荷應用,全年預計可實現電能替代800萬千瓦時,減少長江港口碳排放7976噸,有效推動“長江大保護”任務的有效落地。
“自從靠港船只用上港口岸電后,再也沒有呼吸到濃濃柴油味了,整個港口空氣都變得清新許多。”11月7日,安徽蕪湖繁昌縣新港碼頭負責人對國網蕪湖供電公司技術人員上門維護港口岸電設施表示感謝。
河里的貨輪用上了“綠色電”,路上跑的汽車也在積極開展新能源革命。作為“新基建”重要領域之一,安徽電力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預計全年將新建41座充電站,擴建30座充電站,新擴建充電樁457個。
“十三五”期間,國網安徽電力扎實開展港口岸電建設,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糧食電能烘干,累計共完成替代電量182億千瓦時,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積極落實新能源電量消納上爭當樣板,推動能源轉型發展上臺階,努力走出一條低碳環保、集約高效的綠色電力發展之路,用綠色電力涂亮美麗安徽“底色”。
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鄉村振興奔小康
“嗡嗡嗡……”隨著新的配電臺區建成,安徽六安霍山縣陡沙河村扶貧車間里的制茶機器開足馬力生產,依靠碳火制茶的窘境一去不返。
“我們地處大別山腹地,這些年山區道路有了很大改觀,更大的問題成了‘用電難’。”霍山縣太陽鄉黨委書記任其平感嘆,“現在好了,用上了‘國網電’,山區干部群眾實現綠色振興的信心就更足了。”
今年1月3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國網安徽電力全面接收安徽省6縣(市)原水電供區電網。春節前,31個應急改造代建項目全部投運,春節期間,原水電供區群眾用電零投訴。今年,總投資12億元的原水電供區119個貧困村電網改造項目正在加緊實施。隨著一根根新電桿立起來,一臺臺變壓器裝上去,困擾原水電供區多年的“用電難”正逐漸成為歷史。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