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9月16~18日,2020年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會在吉林長春成功舉辦。與會領導、專家、代表就電力工程未來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做好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為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高品質平臺
2020.12.019月16~18日,2020年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會在吉林長春成功舉辦。與會領導、專家、代表就電力工程未來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做好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為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高品質平臺
9月16日~18日,由中國電力傳媒集團主辦、中國能建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會”在吉林長春召開。中國電力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郝興國,東北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軍,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新聞中心主任孫建立,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新聞中心主任馬焰,中國安能建設集團宣傳處處長魏振宇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能建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黎明紅致歡迎詞。
郝興國指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樣一個關鍵時間點,如期召開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會,對于推動我國電力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他表示,新聞宣傳工作,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通融貫通,鞏固壯大能源政策宣傳主陣地和能源電力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電力文化傳媒集團,為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輿論支持。二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展現電力工程新聞工作者責任擔當,助力能源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入宣傳闡釋能源安全新戰略,展現能源系統和電力企業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新作為新篇章。深入報道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深刻洞察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新趨勢新氣象,為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輿論支持。三是要聚焦行業,服務企業,加強對行業熱點難點和重大問題的研究,提升行業研究咨詢、輿情服務能力,強化行業觀察力、新聞整合力、觀點淬煉力。充分展示電力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力量。
會上,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李愛民宣讀了《關于公布第三屆中國電力工程新聞獎評審結果的通知》,中國電力報刊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力企業管理雜志社社長管永生宣讀了《關于表彰2019年度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決定》。其中,共有來自工程領域210余家單位423篇作品參評第三屆中國電力工程新聞獎,成為電力工程行業的一大盛事。共計355家單位、500余名個人參與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評選,并在復評階段引入了網上投票,參評企業和個人數量與整體水平均有大幅提升。
來自全國電力工程行業近2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中電傳媒集團作為能源電力行業的綜合性全媒體平臺,一直積力于加強宣傳輿論引導和陣地建設,聚焦重大主題做好正面宣傳,不斷提高現代傳媒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切實推動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精神在電力工程領域落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果。
中國電力工程新聞獎的設立,不管是在電力新聞宣傳領域還是在電力工程建設領域,都是一件大事。幾年來,電力工程新聞獎在推動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和電力工程行業文化發展,激勵廣大電力工程新聞工作者講好新時代中國電力建設故事,搭建廣大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者的交流學習平臺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共同服務于電力工程建設的行業協會和媒體平臺,中電建協和中電傳媒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充分的理由加強溝通與合作,分別發揮協會的專業性和媒體的新聞性特點和優勢,為能源轉型中的電力工程建設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東北電力大學坐落在風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成立于1949年,是我黨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創辦的第一所電力工科學校。學校現為吉林省重點大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首批“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近年來,學校主動適應電力工業建設需求,形成了以電力特色為主,多學科交叉融合,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共有50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工、理、管等8個學科門類?,F有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后流動站。
建校71年來,東北電力大學始終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電力興國”的初心和使命,立德樹人,致力于為電力工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4項成果榮獲科技進步獎,16萬東電學子獻身祖國能源電力事業,培養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洪光等兩名院士,一大批能源電力企業、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中國電力專門人才的搖籃”。
學校以育人為本,能源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更是需要高質量人才推動和支撐?!笆濉逼陂g,東北電力大學以實施《“十三五”本科教學質量提升421工程》為主線,推進文理實驗班、“卓越計劃”“訂單+聯合”培養改革及本科教育國際合作,持續提升專業內涵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截至目前,3個專業通過工程專業認證(評估);16個專業與中國廣核集團、中核集團、電網、廣東電網、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安徽省通信產業服務公司等12家企業實施了“訂單+聯合”培養;本科教育國際合作項目增至3個。獲批專業4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12個,省級“專業”13個;獲批省級在線開放課程5門,省級“金課”建設項目5項。近3年,主持、省部級教改項目160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學生獲省級及以上科技競賽獎1372項,其中獎380項;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90項。
萬里長風千帆競,勇立潮頭譜華章。展望未來,我真誠希望東北電力大學與中電傳媒集團及參會單位一如既往地深度合作,攜手前行,同心圓夢!
今天,“全國電力工程新聞宣傳工作會”在長春如期召開,我謹代表中國能建東北電力設計院全體員工,向百忙中前來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向長期以來對東北院建設和發展給予關心和支持的兄弟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東北院作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電力勘察設計單位,伴新中國而生。完成了220千伏輸變電到1000千伏特高壓的工程設計,實現了從20萬千瓦機組到百萬千瓦機組的飛躍?,F如今,東北院以建設“國際工程公司”為戰略目標,緊扣時代要求,努力開拓創新,在強化政治建設的同時,穩步提升綜合實力,推動商業模式發展,正以昂揚的姿態不斷前行。
中國電力傳媒集團、《中國電力報》作為電力行業輿論戰線的排頭兵,為各單位提供了優質的宣傳平臺,始終以獨特的視角、清新的筆鋒、張弛有度的運文,記錄電力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
我相信這次大會將是中國電力新聞宣傳的盛會。本次會議既是各位同仁進行思想交流的一個平臺,同時也是東北院向大家學習的一次寶貴機會,希望各位同行、專家多提寶貴意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很榮幸東北院能夠協辦本次會議,并將以誠摯的友情和熱情的服務,確保會議的圓滿成功!
一是接好天線,提升站位。搞宣傳,從來不怕路遠,就怕走錯路,所以最忌頭暈和短視。對新聞宣傳工作者來說,就是一定要接好天線,保持清醒,一定要心明眼亮,行端坐正,要知道勁往哪里使,宣傳之路才不會走錯走偏。企業作為一個微觀,一個局部,我們作為新聞輿論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操盤手,用行動書寫好工作職責更是我們的分內之責、當然之責、首要之責。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對宣傳工作的領導,健全機制壯大隊伍,催生新聞輿論工作的升級版。我們要堅持“紅線堅決不碰,底線不越”的原則,確保企業政治安全。我們要織密自上而下的工作網絡,不斷提升新聞宣傳工作的精準度、時效性和影響力。
二是主動謀劃,打好攻防。總的來講,新聞宣傳工作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我們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加快構建媒體融合新格局,創新報道姿態,努力推出更多接地氣、冒熱氣、有生氣、貼黨心、貼民心的新聞宣傳精品。
三是練好嗓子,提高配置。“術業有專攻”。我們是在別人的頭腦里面搞建設,是要用作品來說話的。這幾年,新老交替來得太快,“丘陵”現象越來越嚴重,企業需要與新聞宣傳之間出現缺口。要在企業改革發展黨建工作大局中展現我們的行動光影和奮進足跡,現有的人主動提高自己的配置,以“只爭朝夕”的學習意識、本領恐慌的危機意識,不斷學習,打好底色,加固底盤;要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筋骨、增才干,努力提高我們說話的“質量”和“分量”,讓我們的能力夠得著更高要求,挑得起更重擔子。
各位同仁,船大抗風浪,心齊利遠航!新聞宣傳本身就是互動的工作,讓我們發揮協同優勢,踢好自己的腳下球,共同把電力施工板塊新聞宣傳工作打造成“一個目標、不同表達”的“合唱團”。
受疫情影響,中國能建經受住了嚴峻考驗。下面,我想重點從如何講好抗疫生產“雙戰雙贏”故事談三點體會。
一是人文關懷激發員工戰“疫”斗志。中國能建在湖北武漢、宜昌有近20萬職工和家屬,為緩解職工宅家焦慮,公司黨委深入開展職工關愛和人文關懷“六個一”行動,精選中國傳統文化、科學防疫、心理援助等人文課程,邀請高占祥、酈波、蒙曼等文化大家和張伯禮、張文宏等專家學者錄制了30多期人文關懷大講堂“微課”,出版了《人文能建》系列文化叢書,開設了“人文能建”微信公眾號,策劃了“家書寄情,紙短情長”活動,記錄中國能建建設者的海外戰疫故事,傳遞關心關愛,提升人文素養,為抗疫勝利注入強大的人文智慧和精神力量。
二是小切口巧敘事引發情感共鳴。中國能建境外在建項目有350多個,海外員工6萬多名。我們通過尋找中外利益交匯點、話語共同點、情感共鳴點,持續講好“一帶一路”建設故事,讓普通員工上頭條、當主角。在攝制發布的中國能建首部越南國別形象片中,由三名越南籍員工本色出演,真實講述海外員工創業故事,春風化雨般展示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點擊量超過50萬。聚焦“小而美”項目,運用海外受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推出“泰國光伏停車場”“安哥拉生態農場”“埃及太陽能分布式電站”等報道,讓公司形象可感、可知。在海外社交媒體開設“員工信箱”欄目,聚焦駐外員工,以第一人稱自述與成長、友誼、愛情的溫情故事,拉進與海外受眾的距離。截至目前,公司臉書、推特賬號共推送貼文140余條,閱讀量近300萬次,互動量近10萬次,粉絲量超過4萬人,吸引了國內外多位媒體及意見的關注。
三是多載體融媒傳播豐富品牌內涵。今年以來,新聞中心加快全媒體流程優化和平臺再造,形成了“8+4”融媒體矩陣,上下貫通、立體傳播,讓客戶“看我想看的”,讓品牌“有我想有的”。今年我們開設了抖音帳號,自創作品“葛洲壩的故事”“平山電廠穿轉子”等點擊量均超過50萬次。多點多面多載體融媒傳播,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
中國安能集團是根據黨中央跨軍地改革戰略部署,由武警水電部隊整體轉隸組建的一家新的中央企業。兩年來,全體轉隸官兵聽黨號令、投身改革、砥礪奮進、逐夢前行,完成了由軍轉企的歷史性跨越,踏上了不忘初心揚帆起航的全新征程。作為新聞宣傳工作者,我們有很多感慨。
很慶幸,能生活成長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在奮進新時代、共圓中國夢的前進洪流中,我們電力工程有關企業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守土有責、守正創新,始終遵循“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重要方針,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好電力工程故事,激發電力工程行業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為電力工程干部職工逐夢前行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很光榮,能成為世紀軍改的見證者參與者。在這場被媒體稱為“世紀軍改”的大潮中,武警水電部隊轉隸組建中國安能集團,是這場改革中轉企的正軍級單位。我們既是這場軍改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執行者,這個經歷是作為軍人一輩子的榮光。
很自豪,能記錄水電鐵軍華麗轉身的全過程。中國安能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和紅色基因的英雄隊伍,在改革過程中,有很多感人肺腑、激動人心的場景和故事,很自豪我們能全程記錄這次非凡的轉改歷程,水電鐵軍的忠誠品質、家國情懷、為民本色、戰斗作風值得大書特書,更值得永遠傳承。
很振奮,能參與書寫中國安能崛起新篇章。站在全新起點的中國安能集團,將圍繞“三軍、四平臺”戰略定位,堅持走“差異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積極投身基礎能源項目建設和應急救援兩個主戰場,努力實現應急救援與生產經營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中國安能,無限可能!我們將繼續講好水電鐵軍故事,傳播中國安能聲音,唱響時代凱歌,記錄時代風云,樹立建筑央企、軍轉央企的良好形象,在新的征程中續寫中國安能新的輝煌!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