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現在的項目沒利潤,施工單位的日子不好過。幾乎所有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項目管理中都處于弱勢地位,施工單位正逐步被邊緣化,面臨轉型的困局。
2021.05.17現在的項目沒利潤,施工單位的日子不好過。幾乎所有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項目管理中都處于弱勢地位,施工單位正逐步被邊緣化,面臨轉型的困局。
更低價中標
想中途停工要挾或變更沒門
前些年即便低價中標,通過幾個變更,還能撈回不少利潤。現在地價貴,政府又現價,手上也沒多少錢,導致最終壓榨下游的施工單位。
在材料采購上,找材料商都找來,逐一比價,最終鎖定材料品牌與價格后,采取甲定乙供的方式,業主自己不買,由施工單位來采購。由于開發商把材料商的價格壓的很低,材料商也沒多少利潤空間,施工單位想要從材料商那里撈到油水幾乎為零。材料商都是現款現貨,否則不予供貨,這個資金又得由乙方墊資來做,而且材料的損耗、質量問題等都得由施工單位承擔。
過去,不少企業會通過中途停工來要挾,變相加錢。業主現在把合同都限制的很死,中途停工總要有個理由吧?沒理由的停工,打官司也打不贏啊,最后白白損失了履約保證金。過去,在施工過程中做一個變更或簽證,還能獲得價格調整,現在需變更,甲方不進行價格調整,這一下子就沒得玩了。更狠的是開發商將項目分為多標段,一旦有一家耍賴停工,立刻清場由另一家公司接受,而清場的單位還沒有了履約保證金。
材料上沒利潤,開發商又壓低管理費用,最終只剩下人工費。施工單位的生存空間在哪,誰也不清楚。
眾所周知,建設工程的材料費通常占工程造價比重比較大,大約在60%至70%左右。所以工程施工中材料的單價變化,直接決定著建企的“生死存亡”。而我們都知道工程施工過程中,鋼材、混凝土、水泥、河沙、石子等材料的價格隨時都有可能隨著外部條件出現漲跌變化。而有些時候作為一些項目的發包方,根本不考慮這一因素,出現材料價格上漲也不給調差。這意味著,一旦建材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中標企業將承擔巨大的風險。
建筑用工荒
工地突擊隊正在慢慢崛起
新開的工程遲遲找不到班子接手,工期臨近,為了盡快交工只能加大酬勞,招來一批救急的突擊隊,工程成本劇增,因為趕工帶來的隱患也不小。
突擊價格高的離譜,出工不出活,質量無保障,造成班組施工成本無限加大,許多在建施工隊伍嚴重虧損,造成大量施工班組被市場淘汰,工人工資發不出來,頻頻引發勞務糾紛。
施工單位把有限的資金優先支付突擊人員工資,反而造成正常工作工人的生活費難以按時支付,如此惡性循環,其實各方才是行業亂象的推手。
文明施工及環保的加碼
現在干工程和以往完全不一樣,不管有沒有用、合理不合理。業主一句話,攪拌站連粉倉給我一起全部封閉,項目部駐地建設要有綠化、運動設施(籃球場、足球場)、停車位、還要美觀大方等一系列額外要求。這些在以前都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工程進展順利,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了。
當然我們不是說工地標準化不對,而是如今對標準化的高要求,直接導致施工單位的成本增加了20%-30%,而項目的中標價格卻沒有跟著水漲船高,還是原來的價格,那施工單位哪里來的利潤,只能是從主體工程施工中來唄,你懂得唄!
開發商風險轉移
以房抵款,好房子永遠輪不到你
開發商跟你提出,“你是否愿意接受30%的工程款買我們的商鋪”。公司不樂意,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直接出局。
“有價值的商鋪,地產公司不會給我們的,他給的都是經他們營銷部門評估了不好賣的風險很高的房子。”全款抵來的房子最多能以八五折賣出去,中間15%要自己賠。一個項目本身賺不了多少,這種坑人坑到家了。
有錢就是不付給你,缺錢我可以貸給你
不知道是哪一位高人說的,房企間的競爭已是供應鏈的競爭。加之這幾年,互聯網金融的放開,不少地產企業也涉足供應鏈金融。于是乎,大家都玩起了高大上的供應鏈金融,然后又開始坑施工單位了。你說開發商沒錢?他只是沒錢給施工單位而已。在合作洽談過程中,對方表示工程款是鐵定要墊資的,但他們也有融資平臺,缺錢他們可以貸款。
你得找他們貸款來為他們墊資。在無息為他們墊付款項之后還要支付給他們利息。為了錢,不要臉的地產公司又是很多。為對方墊資,想高價中標,基本做夢。三輪公開競價,價低者中。
等待行業洗牌,轉型左右為難
不轉型等死,轉型找死。現在迷茫了,轉眼間,又到年底了,最怕的就是方向走錯了。
行業沒有標準,業主才有信心一味地壓價。施工單位處于房地產價值鏈里的落地環節,根據微笑理論,重要性也未放在很高的高度,勞動成果與企業的專業性也很難得到認可。在合作上沒有話語權,未來該怎么走,還是一個未知數。
現在也只能熬、只能等,等待行業洗牌。市場亂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好的一面轉向,或許現在正處于最黑暗的時期,摸不到前路的方向,但相信黎明遲早會到來。
營改增的痛
本來,工程行業的利潤率就很低了,每個項目凈利潤能到10個點就阿彌陀佛了,而且還要確保2-3年內能把所有工程款都完全要回來。后來營改增了,說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稅負,可是,建筑企業面臨的,卻是一個更加麻煩的局面。
因為,原來這行業的激烈競爭,造成很多工程只能低價中標或低于成本價中標,也就是基本沒有利潤或者是項目到手的時候就是虧的。拋開那些不正當的偷工減料的方法,基本各公司采取的就是買材料不開票的方法。你去任何一個建材市場或廠家,開票一個價,不開票一個價。在以前的稅制下,很多工程單位都不開票,反正稅就是那3個多點,固定的,你自己能省的成本當然要省了。
到了稅改后,雖然可以增值稅抵扣,但是你買材料時,如果想開材料票抵扣,就會面臨材料費用上漲6個點甚至更多。另外,稅負沒有得到多少實惠不說,還麻煩了(要求三流合一)。
比如你工地需要臨時買點沙子,路邊一農民開一拖拉機賣沙子,哪里來的發票?而且餐飲等發票入賬還不讓達到一定比例,這一點,在工程行業遭到了很多人的咒罵。因為工程行業可能是好幾年沒有工程干,但這幾年里不可能沒有前期經營費用吧,不可能沒有各種花銷吧,比如一般工程的投標參與,就是幾萬的成本,你要是總投標不中,僅這開銷就非常巨大了。但是,稅務一句話,你沒有工程進項,你干嘛這么多開銷,不行,不許入賬!
那我們肯定心里有怨言啊:我特么自己公司賺的錢,我愛怎么花是我的事,你憑什么不讓我做成本?我花錢了,你不讓我入成本,天理何在?而且,哪怕是我去飯店沒有吃飯,只是開了張票,但是,這票是飯店開的,飯店也已經納稅了啊,為什么要不許我入賬,我也是花了錢啊!
所以現在的工程行業已經陷入到左右為難的情況,完全按稅務規矩辦事,幾乎是白忙活,不按規矩辦,那就是違法犯罪,要坐牢的,你叫我們上哪里去說理去?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