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廣州以北,清遠南部,清遠磁浮旅游專線與廣清城際連接的銀盞站,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最后沖刺,預計1月底站場可完成封頂。通過連通廣清城際、107國道,清遠磁浮旅游專線將把清遠南部旅游資源串珠成鏈,進一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2021.01.27廣州以北,清遠南部,清遠磁浮旅游專線與廣清城際連接的銀盞站,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最后沖刺,預計1月底站場可完成封頂。通過連通廣清城際、107國道,清遠磁浮旅游專線將把清遠南部旅游資源串珠成鏈,進一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粵北山區,山林掩映,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內一個個溫室大棚依次排開,這里建成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常年瓜果飄香,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揭牌,農業產業還“投保”扶貧保險,降低損失風險。
一南一北,以探索城鄉融合為主要內容的“廣清一體標準”,和以探索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連樟標準”,正在加快建立。自廣清接合片區被列入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來,廣清兩地積極開展探索。清遠明確“1221”改革思路,開展10項試驗任務、實施146項重點項目,全力打造城鄉融合示范市。
先行先試 狠抓146個重點項目建設
廣清接合片區范圍包括廣州市增城區、花都區、從化區,清遠市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英德市連樟樣板區。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關鍵在融合。作為11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之一,域內城市先行先試,全力破局。
清遠思路越發清晰。結合實際,清遠確定了試驗區建設“1221”工作思路,即突出改革1條主線,抓住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2個關鍵,建立以探索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連樟標準”和以探索城鄉融合為主要內容的“廣清一體標準”2類標準體系,建設1批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典型項目。
2020年,清遠市政府與浙江惠明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清遠臨灣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項目框架協議,旨在共同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從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清遠經驗”。
瞄準重點項目,清遠堅持先行先試。據統計,廣清接合片區清遠四縣(市、區)共確定了146項重點項目,并全部納入重大建設項目庫,35項納入市重點項目計劃。其中,英德市連樟樣板區重點項目共有60項,居全市之首。
圍繞廣清兩地醫療保障一體化。2020年9月,廣州清遠兩地醫療保障業務對接簽約儀式舉行。現場就廣清一體化高質量醫療保障服務合作、廣清兩地醫療保險參保等效憑證互認、兩家醫療機構納入廣州市醫療保障異地指定醫療機構意向的簽約。以上業務的對接簽約,將進一步推進和提升廣清醫療保障同城化建設。
2020年最后,清遠市委公布的推動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中,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行動方案任務清單,將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數字鄉村治理及公共服務試點項目、清遠茶總部經濟(明園集團)項目等,全力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引領示范 探索實踐兩類標準體系
“廣清一體標準”“連樟標準”兩類標準是清遠結合實際、充分發揮“三更優勢”,即距離大灣區中心城市最近、發展空間更大、生態條件更好等優勢的探索實踐。而南部地區的清城、清新、佛岡,毗鄰廣佛,承擔著“廣清一體標準”的探索建立。
清城作為環珠三角地區中距離粵港澳大灣區內核最近的地級市中心城區,廣清城際花都站至清城站段開通運營,加快廣清城際(二期)工程建設,推動廣州地鐵北延至清遠等,力爭早日與廣州中心城區形成“半小時通勤圈”。清城區重點打造源潭鎮新馬鄉村振興樣板區,轄區中國南部物流樞紐園區當前每日發貨量約10萬單,未來規劃建成國際化、智慧型、國內的綜合物流樞紐園區。
2008年起,歷時三年零八個月,清城區古城社區華景苑項目建設完成,解決了300多戶群眾的新村建設問題,還給古城村集體帶來約1.4億元紅利,開創清遠市農村自主開發先河,獲評“省雙優工程”。通過將集體資產化零為整,至2020年古城社區集體資產翻了5倍,村集體收入增長了3.5倍。
清新區全力打造三坑鎮鄉村振興樣板區、浸潭鎮下逕線、龍頸鎮龍馬線、清四公路等4條精品線路和沿清四公路、清連高速2條公路沿線房屋風貌整治提升示范帶。佛岡縣積極推動黎安村舊村莊升級改造工程,積極與廣佛(佛岡)產業轉移園對接,探索通過建設園區生活及商業配套設施等盤活村集體土地資源,以產城融合發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英德市連樟樣板區走綠色生態發展新路,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扎實推進黎溪鎮鐵溪大圍村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項目、老茶園茶葉加工廠及電商中心項目等產業項目建設,從基層黨建、美麗鄉村建設、土地要素改革等方面總結提煉“連樟標準”。
樣板區內,目前搭建了“一村四社”農民專業合作社體系,首批三個村(大圍、福龍圍、淡地)“一村四社”農民專業合作社開業運營。扎實做好土地文章,推動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等。
■一線實踐
產業發展振興
樣板區建設提速
穿過蜿蜒的山間公路,便來到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
目之所及,村道巷道開闊整潔,樓房墻面粉刷一新,有5G基站、有銀行網點,鄉村振興學院“大咖”授課,現代農業示范園、扶貧車間里產業工人來回忙碌……
而早些年,這里還是山多地少、地處邊遠山區的省定貧困村。人均水田不足半畝,年集體經濟收入不足2000元。村里的經濟發展不起來,改善生活更是無從談起。
連樟村黨總支部書記陸飛紅介紹,通過聯合多方面力量,探索“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生產模式,并陸續引進了大棚蔬菜生產基地、麻筍竹山等不少“造血”項目,連樟村最終實現“村脫貧”“人摘帽”。
“鄉親們脫貧只是鄉村發展的第一步,第二步還要乘勢而上,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第三步還要繼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時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2020年11月,在連樟村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大榕樹下,清遠市委主要領導與市、鎮、村黨員代表交流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以及城鄉融合思路時說。
產業發展是帶動樣板區建設重要引擎之一。目前,無公害豆芽生產線、老茶園茶葉加工廠及電商中心、碧鄉生態茶葉深加工等17個項目完工,連樟村果蔬產業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農產品加工類)、油茶加工廠、連樟農業科技茶葉區域化加工服務中心建設等3個項目正抓緊施工,至2020年底累計投入資金約1.9億元,帶動農戶7199戶,村民家門口就業“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離家”。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