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拒絕辦理工程簽證,乙方應如何應對?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日前,河西區2021年20項民心工程出爐。從關注“一老一小”、穩定和擴大就業到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從住宅小區提升改造、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民心工程將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群眾最關切的現實利益問題穩步推進。
2021.01.28日前,河西區2021年20項民心工程出爐。從關注“一老一小”、穩定和擴大就業到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從住宅小區提升改造、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民心工程將圍繞“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群眾最關切的現實利益問題穩步推進。
這20項民生實事項目包括:
大力深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深入實施“133工程”,新建12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建7個嵌入式社區衛生服務站(健康驛站),為60歲以上河西戶籍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新增200張養老床位;參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老年人達到7.7萬人,為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人員提供入戶醫療護理服務,達到1萬人次。
關愛未成年人成長。在16個社區建設未成年人“五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陣地;加強未成年人近視防控,對全區中小學生開展視力篩查。
提升改造中小學校舍。完成田家炳中學、尖山小學原址、閩侯路小學(徽州道25號)三所學校C級校舍提升改造。
穩定和擴大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全年新增就業1.9萬人。
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為1300戶困難家庭發放租房補貼;為信息庫內符合條件的單親困難母親辦理女性安康保險;為1300名困難職工、農民工免費查體;為符合條件提出申請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免費基本藥品。
幫扶殘疾人群體。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發放居家托養服務補貼,惠及3000余人;為確診的提出申請并符合條件的0—7周歲孤獨癥兒童提供康復服務。
實施二次供水改造。完成新聞西里等3個老舊小區二次供水改造。
繼續實施住宅小區改造。完成富裕廣場一期等10個小區、55萬平方米住宅小區維修項目;深化“福一把”項目,為具備條件樓門統一安裝維修樓梯扶手;完成盛瑞公寓、外院公寓、永安大廈 3個小區道路、排水改造。
改造供熱老舊管網。完成寶德里等40 個小區43.5公里供熱老舊管網改造。
養護維修市政設施。養護維修道路 12.2 萬平方米,疏通排水管道927公里,掏挖檢各型井33.5萬座次。
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恩德里等 27個小區及閩侯路、寧波道、西樓后街3條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
推進城市綠道建設。完成城市綠道示范段后續1.1公里(九連山路至解放南路)施工建設。
提升城區綠化水平。維修維護太湖路公園等 7 處 園林設施,補植補種海河西路等綠地,提升綠化面積20萬平方米。
方便群眾日常停車。新增共享單車停放區 600個,復劃機動車停車泊位3000個。
建設公共充電設施。推動居民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新建充電樁100臺。
加強菜市場智慧化建設。提升越秀、大梅江等5家菜市場智慧化功能。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舉辦西岸藝術節、西岸讀書節系列活動,開展1000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化惠民活動。
完善群眾體育休閑設施。新建3個社區體育園、1個街級全民健身中心,更新23個社區健身園;建設友誼路橋下空間綜合球場。
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城區。將健康社區、健康家庭納入區域發展規劃,確保區域內20%的社區達到健康社區標準,評選出 140個健康家庭;開展健康促進活動60場、健康教育講座120次以上,建設促進健康的支持性環境,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
改善群眾就醫環境。為桃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友誼路街賓西社區衛生服務站等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加裝電梯。
工程簽證指的是建設工程的甲乙雙方或雙方代表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以及在工程竣工結算完畢前對工程量、工程款、各類費用開支、工...
了解更多被甲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是施工企業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情況之一,一旦進度款被拖欠,施工方也無力支付相關勞務費、設備費、工資等費...
了解更多在工程行業,施工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門檻之一,資質這條門檻跨不過去,就不要想著去接工程了。
了解更多施工合同,是甲乙雙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有效的合同,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因此,一旦產生工程款糾紛,合同就成了解決糾紛最重要...
了解更多